全文搜索:
 
网站首页 卧龙概况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文件 互动交流 卧龙旅游 行政服务大厅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区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报告 >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卧龙区政府办      索引号:       文号:       发布时间:2013-05-15 阅读次数:  
 

     

——2013221在卧龙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长  罗岩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区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动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迎农运、促发展、保稳定、惠民生四项重点,团结奋进,务实重干,攻坚克难,争创一流,圆满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生产总值完成121.9亿元,同比增长11.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88亿元,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7亿元,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2.8亿元,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3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920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10.4%13.6%;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均在预定目标之内。

(一)坚持第一要务,三大经济健康发展。商贸经济持续繁荣。数码电子、建材家居、服装百货、钢材物流等商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盛世龙源、阳新都汇、银基商贸城等一大批现代商场陆续建成,沃尔玛、大商集团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商业巨头相继进驻,商贸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向上的发展趋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3亿元,增长10.6%商品市场和重点商业建设项目实现税收1.46亿元。工业经济稳中有升。面对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稳运行,完成增加值26.3亿元,增长19.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8亿元,增长21.2%;实现利润4.5亿元,增长28.5%郊区经济快速发展。强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年粮食总产31万吨,实现9连增;月季、畜牧、蔬菜等产业集群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林业生态区创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郊区旅游炒热叫响,生态能源、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建设全面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全区经济不仅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而且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二)坚持服务大局,两争一迎大见成效。打赢了两个百日会战,圆满完成了承担的迎农运工作任务,大大改善了辖区环境面貌,实现了服务农运会迎办大局与加快自身发展、提升整体形象的有机统一。市容市貌提升成效显著。实施了城区主干道综合整治提升、亮化绿化工程,大力创建优美花城,城区面貌呈现新气象。入市口和农运通道焕然一新。312国道改线卧龙段提前通车,南邓、南镇、南石3个入市口大手笔整治,S231东改线、龙祥路、任闻线等道路高标准提升。南邓路、S231东改线被市两争一迎指挥部评为全市最靓出入市口。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围绕国家卫生城创建,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不断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了城市管理五大延伸、环境卫生精品示范路创建、垃圾不落地、路见本色等活动,高标准修建了一批环卫设施、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星级公厕和垃圾中转站一处一景的建设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城市经营秩序和卫生环境得到根本改观。农运会钓鱼比赛成功圆满。投资8000万元的钓鱼比赛场馆在全市率先建成,是历届农运会标准最高、设施最全、环境最好的钓鱼赛场。承担的钓鱼比赛精彩、圆满,农运接待服务平安、和谐,实现了零差错、零纠纷、零投诉,受到国家体育总局通报表扬,获得最佳赛区的荣誉。勤劳智慧的卧龙人民,用汗水和力量、激情与拼搏,书写了第七届全国农运会的辉煌篇章。全区人民塑造出的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为民务实、克难攻坚的拼搏精神,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万众一心、合力发展的团结精神,敢于争先、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三)坚持扩大开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把扩大开放作为促进转型、跨越发展的根本动力,全区持续发展的正能量不断积聚。开放招商成效显著。全年签约引进项目40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30亿元,同比增长18.6%;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330万美元,增长9.9%。投资15亿元的粤广科技园、投资12亿元的商贸服务中心、投资3亿元的中石油燃气综合利用等项目成功签约,投资1.5亿元的富士康LED南阳合作项目成功入驻并顺利投产,初步形成了筑巢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园中园招商的运作机制,开放招商呈现出质量提升、领域拓宽的良好局面。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年投资500万元以上新建续建项目139个,完成投资59.3亿元,已建成项目60个,项目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争取项目资金持续增长。共争取国家、省、市各类政策性项目503个,到位资金8.3亿元,增长14%。其中自主争取类项目381个,到位资金5亿元,增长27%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四)坚持重点突破,五区建设顺利推进。五区建设作为带动全局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坚持打基础、攻难点、创优势,各个领域都迈出了坚实步伐。光电产业集聚区建设成效突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厂项目已获国家批准,燃气中心正在建设,1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220千伏变电站已经建成。卧龙综合保税区申报顺利。完成了12家企业的土地招拍挂工作,新增规划建设用地近5平方公里,集聚区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展,要素保障进一步增强。与富士康集团的合作进展顺利;服装产业园、牧原总部等重大项目正在加速建设;天冠生物质能源装备园、二机石油钻采装备产业园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大项目支撑作用越来越强。全年集聚区完成营业收入79.3亿元,增长1.7倍;实现税收1.3亿元,增长43%。去年是集聚区建立以来投入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形象变化最好的一年。集聚区发展正在转轨转型,集群跨越发展之势已经形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步伐加快。各项规划逐步实施,顺利通过科技部中期评估。与天冠集团的合作深入推进,投资2.4亿元的纤维乙醇项目即将建成,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开局良好。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独山风景区、龙王沟风景区、张衡科技文化旅游区等区域规划编制加快推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态势已经显现。中心城区建设进入新阶段。卧龙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通过省级评审。获批城中村(旧区)改造项目27个,西华村、车站区域等18个项目已启动征迁,其中曾楼、刘庄瓦房庄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城中村(旧区)改造即将掀起高潮,必将极大地提升中心城区形象,助推城区经济跨越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中有进。社区建设规划、布局规划、产业规划全部完成,通过省、市评审。7个市级、2个区级试点初具规模。经过不懈努力,五区建设目标越来越明确、举措越来越务实,带动全局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发展前景越来越美好!

(五)坚持务实为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注重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把发展经济与社会建设、民生改善结合起来,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最大程度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就业再就业形势良好。新增、转移各类就业人员近3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700万元。社会保障持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发放各类保险金3.8亿元,实现了应保尽保。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顺利。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各类保障房1646套,发放住房廉租补贴230万元,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民政工作扎实有效。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分类施保、按标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发放低保金、五保供养金、医疗救助金6417万元。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双拥工作成绩突出,被市委、市政府荣记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集体二等功。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申请专利299项。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创建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名牌产品1个、省著名商标3个。培育各级工程技术中心7家,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个。科普力度不断加大,被评为省级科普示范区。教育工作成绩突出。新建、改建农村幼儿园21所,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18所,十七小扩规整合顺利完成,二十一学校初中部如期招生,大班额现象得到缓解,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被授予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区称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新建农家书屋、社区文化活动室40个,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城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度加大,医疗卫生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农合参合率达99.4%,发放补助资金1.7亿元。投资1900余万元,落实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群众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人口计生工作顺利开展。计生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平衡,被评为全国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区。交通公路建设发展迅猛。投资4.1亿元,圆满完成了312国道改线、任闻线石桥至钓鱼场馆段改造、S231东改线和南镇路、南邓路拓宽等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全年新建、改扩建各级道路90公里,投资规模、建设里程、建设速度创历史新高。移民后期扶持和南水北调工程服务工作扎实开展。移民后期帮扶稳步展开,移民群众生产生活稳定。南水北调工程用地征迁工作全部完成,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审计、监察、物价、质监、环保、史志、档案、工商、残联、民族宗教、人防、武装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六)坚持依法规范,社会管理和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重大项目建设、城市改造、征地拆迁、土地整治、移民搬迁、矿产开发等工作中,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长远生计。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认真落实信访工作各项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有效化解不稳定因素,全区未发生恶性重大信访案件,一举扭转被动局面,跨入全市先进行列,为农运会的成功举办和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加大安全卧龙创建力度,认真组织安全执法专项检查,扎实开展消防安全工作,全区安全生产形势良好。全力开展平安卧龙创建活动,持续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上升。认真抓好纠风治乱工作,加大行政问责问效力度,狠刹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增强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持续转变。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2012年历程很不平凡,成绩来之不易。这一年,我们承担着两争一迎特别是迎农运百日会战的艰巨任务,面临着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要素供应更加紧张的发展环境,肩负着维护党的十八大和第七届全国农运会社会稳定的政治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为严峻挑战所惧,不为复杂形势所困,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找准上级政策与卧龙发展的结合点,紧紧依靠全区人民,顺势而为,科学运作,凝心聚力,团结拼搏,集思广益搞谋划,锲而不舍抓落实,始终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实现了经济持续发展、民生有效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农运会成功举办的预期目标,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亮点纷呈,精彩不断,在卧龙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全区人民的凝聚力和自信心不断增强,勇于担当、不事张扬、埋头实干、争创一流的卧龙精神进一步展现,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和豪迈。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科学决策、正确领导,归功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大力协作,归功于全区广大干群的积极参与、辛勤奉献。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各界人士,向全区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去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在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全区综合实力还不够强,与我们的区位优势还不相称。工业结构调整任务还很大,光电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还不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我区商贸中心的地位面临着行政中心东移、南阳新区快速发展而被赶超的压力;农业园区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特色产业集群还有待进一步做大做强等。二是在推进“三化”进程中,破解资金不足、土地供需紧张、征迁困难、机制不活等制约瓶颈的办法还不多。三是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全局意识、效率意识、忧患意识、进取意识、法律意识还不够强,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工作作风、能力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少数干部铺张浪费、工作消极应付、推推动动的现象依然存在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3年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实施《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卧龙区巩固成果、扩大优势、蓄势勃发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工业经济发展为重点,以城中村(旧区)改造为突破口,以扩大开放为主旋律,突出中心城区、光电产业集聚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型农村社区、龙王沟风景区、独山风景区、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七区建设,推动城区经济、郊区经济、集聚区经济三大经济加速繁荣,实现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持续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南阳主体区核心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出口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市定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全力推进对外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动力

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区策和决定卧龙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作为应对复杂局面、促进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综合战略举措,认真开展大开放年、大招商年、大建设年、大发展年活动,实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更好效果迈进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全区合同引资额超100亿元,力争超120亿元,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40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3000万美元。突出专业化集群式招商。按照招大引强选优和壮大主导产业的原则,重点在以光电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和以专业市场为主的商贸物流业上开展集群招商,突出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央企、行业知名企业,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带动性项目。用好招商平台。围绕标准化厂房招商。依托即将建成的富士康产业园、服装产业园29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充分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作用,力争标准化厂房全部入驻项目并投产。围绕正在申报的卧龙综合保税区招商。着力引进两头在外或一头在外一头在内的外向型企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围绕七区建设招商。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带动,集聚生产要素,加快推进七区建设步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拓宽招商方式。拓展以商招商。大力营造重商、安商、亲商氛围,支持服装产业园、粤广科技园开展园中园招商,支持、引导现有企业开展以企招商,调结构、扩规模、增实力,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借力发展。强化委托招商。巩固上海招商会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与上海颂邦公司的合作,持续跟踪对接,确保招商实效。开展驻地招商。组建招商小分队,在泉州、温州等地,在光电产业发达地区设立招商机构,实行驻地招商。深化节会招商。提前筹划,积极参加中博会两节一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做好项目推介。

2.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在工业、农业、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分别确定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实行重点服务、重点推进,以重点带整体,以重点求突破。强化领导分包。继续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制度,掌握项目建设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确保项目早供地、早开工、早建成。强化跟踪督查。对重点项目建立工作台账,定工期、定进度、定责任,整合督查力量,成立专项督查组,及时跟进督查,确保建设进度。

3.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今年全区争取项目资金超9亿元,占全市十分之一以上,力争使获批项目总数、资金总额和争取到项目的单位数全部实现新的突破。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导向,深入研究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原经济区规划、南阳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等政策,谋划、包装、上报一批项目,加大争取力度,确保圆满完成任务。

(二)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按照中心城区、城市组团、特色商业区、集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格局,实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推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功能集聚,走好城乡一体、产城融合、集约节约、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持续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强力推进城中村(旧区)改造。把城中村(旧区)改造作为中心城区建设的首要工作,每个街道至少再启动2个改造项目,集全区之力快速推进。已经开工的曾楼一期、梅溪办事处机关区域等8个项目,力争上半年完成安置房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已经启动征迁的西华村、乔官庄中州村、车站区域等项目,尽早完成征迁任务;十二里河村、大屯村等具备启动条件的项目,加大协调力度,尽快启动征迁。建立完善城中村(旧区)改造项目准入、公开竞争、退出约束机制,为企业营造公平环境。强化城中村(旧区)改造项目与教育、卫生、社区服务、公(廉)租房、环卫设施等公共事业统筹建设,以优化公共服务布局提升中心城区吸引力。建立区领导挂帅的城中村(旧区)改造项目指挥部,实行指挥长总牵头负责与分管领导总协调的推进制,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机关干部职工带头落实,形成合力攻坚、快速推进的良好局面。加快发展城区经济。以大型城市综合体为方向,以总部经济、金融、星级酒店、娱乐服务等为重点,加快培育现代商业、现代服务业,助推城区经济集聚式、内涵式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一方面,推进具有传统优势的服装百货业、家居建材业、家电IT业、餐饮服务业转型升级,提高集中度,增强竞争力。做大做强光彩大市场、红星美凯龙、家电大世界等专业市场,年底实现商业面积超12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超70亿元。另一方面,推进新建的重点商业项目加快进度,帮助做好业态定位,引进国内外一线品牌入驻。阳新都汇、南阳银基商贸城等项目尽快开业;中实骏景时尚广场、光彩商务大厦等项目,年底前建成开业;金汇城一期、同乐新城、广宇世纪花园等项目,年底前主体建成。启动卧龙特色商业区建设。按照文化旅游、餐饮住宿和休闲服务为特色的城市游憩商业区定位,认真实施规划,快速启动建设。加快南阳·卧龙玉文化博览中心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通过2—3年的努力,使卧龙特色商业区成为全市人气最旺、辐射最广、特色最鲜明的商业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整合辖区内的物流、信息资源,吸引物流企业集聚发展,探索发展保税、冷链等特色物流,大力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推动现代金融、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商务服务、电子商务、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发展,制定规划,促进集聚,打造品牌,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水平提升、比重提高。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巩固扩大两争一迎工作成果,深化五大延伸行动,加大环境卫生和经营秩序整治力度,继续打造城市管理星级道路,大力实施城管惠民工程,构建三级联动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城市管理全覆盖、无缝隙。积极配合市里完成中州西路、光武西路、车站南路、梅溪南路、文化路北延等市政工程。

2.切实加强小城镇建设。突出规划引领,体现地方特色,每个乡镇结合实际,每年至少确定2—3项集镇建设重点工程,集中力量建设,通过3年努力,每个集镇在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面貌等方面都得到重大提升。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功能完善、环境宜居,突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的优化布局和长远谋划。积极开展星级集镇创建活动,英庄、青华晋升四星级集镇,谢庄、龙兴晋升二星级。积极培育蒲山、石桥、安皋、陆营4个中心镇,争创重点中心镇或镇级小城市试点。

3.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建设步伐。双石碑、郑岗2个试点社区6月底前安置房主体建成,其他7个试点社区4月底前达到回迁条件。稳步启动王村整乡推进试点。按照积极运作、稳妥推进、有所作为的原则,争取再启动建设一批新的社区。高度重视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确保社区主体和配套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强化产业支撑。以新型农村社区一区一业为方向,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因地制宜培育、培优、培强主导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增强产业支撑,坚持走内涵式、可持续的社区发展道路。夯实发展基础。进一步完善各乡镇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深入研究土地综合整治政策,积极申报储备用地指标,为社区长远发展备足后劲。

(三)强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持承接产业转移和培育内生动力并举,突出扩规模、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创优势,加快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全面提升工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1.加快光电产业集聚区发展。围绕建设开放新高地、全省100强,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服务功能集合构建,带动农民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要求,推进集聚区跨越发展。突出抓好五大重点: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园区办公研发总部大楼、金融服务酒店、污水处理厂、公(廉)租房、拆迁安置房、燃气中心、园区排水供气管网等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全面开工建设。加快富士康标准化厂房、园区3号路、10号路建设进度,新规划修建2条以上道路。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高度重视、切实解决项目供地需求矛盾,破解发展瓶颈,4月底前完成铁路西区域规划编制报审工作,年底前全部完成符合规划的集聚区企业土地招拍挂工作。按照城市新组团的定位,着手启动园区迁村并点,加快产城互动融合步伐,进一步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富豫LED、中富康投影机项目尽快搬迁生产,争取液晶电视、芯片制造等与富士康配套的上下游企业项目尽早签约入驻,促进光电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汇森精密项目3月底前建成投产,服装产业园、牧原总部项目年底前主体建成,粤广科技园项目年底前完成一期工程。抓好洽谈项目签约落地。重点对接现代商贸城、杭州劳克斯铝合金轮毂制造、台湾宝利来公司碳硅产业园等项目,全力做好项目规划、土地报批等工作,力促项目早日落地建设。抓好综合保税区申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早日申报成功,形成以保税区获批促进招商引资、带动对外开放的生动局面。提升集聚区管理服务水平。把优化环境、提升服务水平贯穿集聚区发展全过程,以管理提效益,以服务树形象。建立项目入驻会商评审、投资考评机制和企业约束退出机制。对擅自改变土地用途、非法买卖土地、长期圈而不建的,加大查处力度。对效益低下、投资强度不高的,引导帮助企业扩大规模,一年内仍没有发展变化的,取消优惠政策,企业退出集聚区。

2.提升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两轮驱动战略,既重视招商引资新上项目,又支持老企业扩规增效、调整结构、转型升级,逐步提高影响力、带动力、竞争力。大力培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抓住我市加快推进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契机,强力推进天冠生物质能源装备园、二机石油钻采装备园的建设,力争下半年开工建设。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培育新的支撑点,增创后发优势。加大工业技改力度。重点抓好金牛彩印纸铝塑无菌包装产品二期、金鹏机电移动式污泥处理成套设备、盛宛建材新型干混砂浆、红旗印刷瓦楞板生产线二期、华意高压电缆等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确保顺利推进。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深入开展质量兴区、品牌带动工作,依托想念系列食品、金鹏起重设备、卧龙电缆等省优产品,争创一批国家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积极推进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尽快跨入省级、国家级研发中心行列。加大对西施兰、想念食品、汇森精密等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力度,加快上市进程。

3.全力服务企业发展。坚持工业经济联席会议制度、服务企业重点事项交办制度,深入开展职能部门服务企业民主评议活动,推动企业服务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搞好运行监控。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控分析,对工业企业进行全面调研,帮助经营形势好的企业抢抓市场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引导经营困难的企业加强内部挖潜,切实增强运行保障能力。实施扶优促强。对现有企业引进的新技术、新产品,实施的重大技术改造,全力以赴搞好帮扶,在要素保障方面予以重点倾斜。鼓励金鹏机电、西施兰、华意电缆、想念食品等企业立足自身优势,引进战略合作,加速发展膨胀。引导金牛彩印、瑞光变压器、亚龙筑机等行业优势企业,整合资源,集群发展。支持中联卧龙水泥、正大饲料等骨干企业依托技术改造,扩大规模,滚动发展。帮助鼎鑫钢铁等企业立足长远,通过内引外联等途径,转型发展。完善融资服务。搞好银企对接,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企业和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简化办事程序,充分发挥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作用,提高信用担保能力。帮助企业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多渠道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难题。积极稳妥推进企业改制。对已启动改制的天冠生化、橡胶厂、台阳食品等企业,认真研究制定资产处置和职工安置方案,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尽快完成改制任务。积极做好白铁厂、二塑厂、制革厂、电池厂等长期停产企业的解困工作,确保工业系统大局稳定。

4.切实优化发展环境。牢固树立企业至上、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项目推进、助推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性举措,对企业、投资者和广大群众普遍反映的服务不优、效能低下、干扰较多等问题,实行纪检、检察、公安、效能、督查等部门联动执法,充分发挥相关部门服务企业职能,采取综合手段,重拳出击,加大治理力度。对行政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坚决问责问效;对吃、拿、卡、要和以公徇私讲条件等行为坚决严肃处理;对无理取闹、阻扰施工、强买强卖等行为坚决严厉打击,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责任在服务中体现、项目在和谐氛围中加速推进、企业在顺心舒意的环境中蓬勃发展。

(四)大力推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强农业发展活力,保持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

1.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全力抓好园区创建,为全区生态、循环、高效农业发展开路领航。强化项目支撑作用。抓好天冠纤维乙醇、570亩物流园、125亩工厂化食用菌示范基地、74亩植物工厂等项目,特别是核心区研发中心、组培中心、工厂化菇房、自动化联栋温室等项目,尽早开工建设,确保国家验收前投入使用。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争取力度,以项目促进园区创建。做好园区发展用地保障。完成核心区300亩精品蔬菜园、1000亩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园以及示范区5000亩能源作物种植区的土地流转工作,为园区发展提供要素保障。全力支持园区建设。整合财政、农业、林业、水利、土地、科技、交通、电力等部门项目资金,集中向园区倾斜,进一步完善核心区水、电、路、信息网络平台等基础设施。通过创建,进一步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成为引领全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龙头。

2.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标准化畜牧养殖示范区、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区、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农业产业化集群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突出畜牧、月季两大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增效,实现群众增收。明确工作重点。以牧原养殖为龙头,加快陆营、安皋、青华、英庄、潦河5个乡镇生猪养殖产业体系建设,支持丰园禽业、顺鹏养殖、青松牧业、青云牧业等企业做大做强,培育畜牧养殖产业集群,建设标准化畜牧养殖示范区。围绕中东部区域月季花卉产业,做好规划,健全机制,着力打造S231东改线月季花卉长廊和千亩月季博览园,建设标准化月季鲜切花基地,启动花卉交易市场前期准备工作,努力形成产、销、物流一体发展的格局,培育月季产业集群,打造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区。立足近城优势,以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全区蔬菜种植面积,发展交易市场3—5个,新建标准化基地1个,做大蔬菜产业集群,巩固提升中心城区蔬菜供应大区地位围绕南部平原优势,在加快建设潦河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的基础上,再规划建设一批百亩方、千亩方,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大力推广吨粮田技术集成模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32万吨以上。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重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防疫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探索土地流转、订单托管、跨区作业等新型农业服务机制,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和产业化服务水平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运用政策引导、项目扶持、金融服务、技术支撑、奖励补助等手段,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培育专业合作社10家以上龙头企业5家以上。依托百人包百村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工程,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3.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发展环境。完善交通网络。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光电产业集聚区等重点区域,新建、改扩建农村公路、干线公路60公里以上。全面加强养护管理,好路率保持在85%以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建设任务,抓好龙王沟、大叶湾、李营、许庄、赵官庄等水库除险加固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工程,实施白河干流防洪治理工程。认真做好万亩农综开发高标准良田项目,争创优良工程。搞好扶贫开发,完成整村推进项目3个、科技项目1个。加快农村环保能源建设。依托天冠纤维乙醇、中海油秸秆沼气、青云牧业等项目,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推进清洁能源建设,全年新增农村户用沼气800户,新建沼气服务网点4个,逐步扩大沼气服务范围。提升农业装备水平。新增农机总动力2.5万千瓦,大力推广性能先进、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的农业机械,为全区粮食生产提供坚实的装备基础。

(五)积极推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探索经济发展新路

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人民群众提供宜居舒适生活环境。

1.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大林业生产保护、修复、新建力度,巩固省级林业生态区创建成果。做好白河沿岸生态景观防护林带打造,农田防护林、生态林体系建设,环城高速绿化完善提升,紫山森林公园绿化美化等工作,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造林1.58万亩。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个、生态村4个。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加快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两岸规划,严格环保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抓好夏秋两季秸秆禁烧,控制面源污染,巩固提升蒲山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成果。

2.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围绕智慧文化、汉文化、玉文化、科技文化、民俗文化、休闲养生养老文化等资源,加快推进卧龙岗、独山、张衡、龙王沟4大文化旅游区规划编制评审工作。加强区域内两违控制,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包装项目,开展专题招商,快速启动一批文化旅游建设项目,使4大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有新发展、新形象,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打响我区文化旅游品牌。

3.加快发展近郊生态休闲游。充分发挥郊区山、水、林、园等资源优势,支持月季博览园和各类采摘园、观赏园、认种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改善休闲环境。进一步搞好农运会钓鱼比赛场馆配套建设,支持举办全国性钓鱼赛事,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钓鱼休闲旅游品牌。办好月季文化节、桃花观赏节、金秋采摘节等活动。进一步完善古庄、后庄、小王沟、达士营、魏家岗等旅游村发展规划,建设现代旅游农庄;加强农家乐、农家宾馆建设和管理,培育一批健康规范、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星级乡村酒店,打通吃、住、行、游、购、娱旅游链条,提升郊区农游质量,做强农游品牌。

(六)着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建设幸福卧龙

突出民生改善,继续加大投入,着力在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1.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和社会保障。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推进全民创业,扶持创业主体,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突出解决农民工、移民群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继续抓好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工作,努力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新增城镇就业117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800人以上。继续完善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等城乡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建设各类保障住房1050套,确保工程质量、分配公平。

2.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组织实施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2项、省级23项、市级35项,创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2家,申报科技进步奖15项以上;加大科普力度,争创全国科普示范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学前教育卧龙模式,加大投入,新建和改扩建城乡幼儿园36所;如期完成市三十一中改扩建和卧龙中学建设任务,加快解决上学难和大班额问题;注重教育资源优化,持续提升教育质量,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争通过国家验收。切实加强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落实好区文化馆、乡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社区活动室免费开放惠民政策,实施好全区560个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力度,认真做好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区属两个文艺团体改革。搞好卧龙飞歌舞台艺术送农民电影下乡等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文化产品。大力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以医药体制改革为统揽,提升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水平;提高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8%以上;继续完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有效解决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加快推进市一院改扩建工作,启动公共卫生综合服务大楼建设;健全完善区、乡、村三级保健网络,全面提高群众医疗健康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扎实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强化部门联动,严格落实责任,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安全监管网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食品卫生安全。

深入实施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常态化、网格化管理,加强卫片执法检查,加大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查处打击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落实移民扶持政策,创新加强移民社会管理工作。不断优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环境,切实搞好附属工程建设。积极配合,做好宁西铁路复线卧龙区段的建设工作。加强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继续做好工商、档案、史志、民族、宗教、侨台等各项工作。

3.加大平安卧龙建设力度。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完善大接访和大走访制度,加大矛盾排查力度,坚持重大事项信访评估制度,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加强应急管理,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把提升能力水平、改进工作作风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关键,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坚持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落实三具两基一抓手工作方法,扎实推进两转两提,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水平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为,自觉用法制思维和方式调节经济运行、管理社会事务。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切实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的意见建议,大力支持社会各界人士参政议政。加强公务员普法教育,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深入推行服务型行政执法,切实办理好行政复议案件,维护好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强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广泛开展执法评议活动,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深入推进科学理政。创新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专家咨询、社会公示相结合,确保行政决策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广大群众的意愿。注重学习研究,突出战略谋划,把握运用规律,提高工作预见性、科学性。完善政府内部分工负责、合力攻坚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积极推进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深入推进高效施政。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部门职责,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工作流程,积极推行联审联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认真落实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行政问责,提高行政执行力。杜绝推诿扯皮、办事拖拉,倡导立说立行、即知即办,提高工作效率。切实改进文风会风,改进调研方式,重诺守信,取信于民。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强化督查工作,修订完善目标考核体系。持续实施公务员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深入推进勤廉从政。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树立对人民负责的形象、推动工作的形象、清正廉洁的形象。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工作机制。加大纠风和专项治理力度,强化对行政审批、招投标、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切实规范权力运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区推行公务灶,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强化监察、审计监督,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维护财政经济秩序,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树立敬业勤政、务实为民、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党的十八大指引我们踏上了新的历史征程。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帮助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谋划发展,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推动发展,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实现发展,凝聚力量,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向前,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南阳主体区核心区、建设开放富裕美丽和谐新卧龙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16 bt365体育网址 站长:卧龙区信息中心 邮箱:wolonggov@sina.com 页面执行时间:421.88毫秒
 网站维护电话:0377-63310886 各部门、乡镇联系电话
 建议使用5.0以上IE浏览器,分辨率1024*768 网站备案号:豫ICP备06001952号-1